代表委員解析《政府工作報告》六大看點

  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棋局中穩穩落子
  作者:本報記者 毛 莉 明海英 孫妙凝 霍文琦
  【核心提示】作為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建立權力清單制度”首次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備受關註。報告指出,確需設置的行政審批事項,要建立權力清單制度,一律向社會公開。清單之外的,一律不得實施審批。
  迴首去年,中國新一屆政府從容應對挑戰、奮力攻堅克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重大成就。展望來年,一系列促轉型、惠民生的工作部署,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這盤大棋局裡穩穩“落子”。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經過了上上下下無數次討論、修改,匯聚了民智、回應了民意,很接地氣、很給力。”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曉山向記者表示。
  不足2萬字的報告務實周到、沉穩自信,充分體現了新一屆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強意志。記者採訪了與會代表委員,梳理出報告的六大看點。
  看點1

  GDP增長目標維持7.5%,兼顧需要與可能
  過去一年,在中央提出“不以GDP論英雄”的背景下,各地方紛紛下調了GDP預期。那麼,今年的預期目標為何維持不變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樹成從必要性角度分析了經濟增速預期目標維持不變的原因。第一,有利於穩定預期。如果預期不穩定、不看好,將會引致悲觀預期的連鎖擴散效應和自我實現效應,進一步加大經濟運行下行的壓力。第二,有利於為轉方式和調結構、為全面深化改革創造良好的宏觀和微觀經濟環境。劉樹成認為,雖然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的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實現7.5%的預期目標並不容易,但“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我們反對盲目崇拜GDP,但不是不要GDP,而是要科學使用GDP。”劉樹成表示,7.5%的經濟增速預期目標,就是要求我們不要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但要確保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特別是要把經濟工作重心放到轉方式和調結構上,放到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上,放到全面深化改革上,爭取經濟的長期持續健康發展。
  看點2

  建立權力清單制度,行政體制改革決心超出預期
  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擔任了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關註了1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他告訴記者,今年的報告中,改革分量最重。“改革”在報告中出現了77次,貫穿統領全文。以往政府工作報告的寫法通常是按照三產的順序講農業、工業、服務業的工作部署,把政府職能轉變放在最後。而報告卻從轉變政府職能入手,把行政體制改革放在了重點領域、改革的首位。
  作為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建立權力清單制度”首次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備受關註。報告指出,確需設置的行政審批事項,要建立權力清單制度,一律向社會公開。清單之外的,一律不得實施審批。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鴻稱,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此次報告則把對地方政府的要求進一步上升到對中央政府的要求。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名認為,權力清單制度的核心內容有三點:權力要有邊界、行使權力的流程要公開、行使權力的結果要公開。“權力清單制度實質是加強對公權力的約束。報告有關權力清單制度的新提法彰顯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氣和決心。”
  看點3

  公開所有“三公”經費,陽光財政讓腐敗無所遁形
  “三公”經費在近些年的“兩會”上都會受到較大關註。令人欣喜的是,新一屆政府履職一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積極破解“三公”經費問題。
  報告在財稅體制改革部分明確地指出,所有財政撥款的“三公”經費都要公開,打造陽光財政,讓群眾看明白、能監督。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調研部部長蔡玲表示,報告將財稅體制改革作為重頭戲來抓,抓到了實處。財稅體制改革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預算公開透明瞭、稅制比較合理了,會對我們轉作風、轉方式和轉職能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看點4

  向污染宣戰,列出環保任務“硬指標”
  “我們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這句話在3月5日當天迅速上了微博熱搜榜,被認為是此次報告中最精彩的語錄之一。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詹福瑞告訴記者,報告非常務實,每一部分的改革內容都有細化、明確的落實要求,尤其民眾關註的環保方面特別突出。例如,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鍋爐5萬台,推進燃煤電廠脫硫改造1500萬千瓦、脫硝改造1.3億千瓦、除塵改造1.8億千瓦,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600萬輛。“報告明明白白給出了具體的任務指標,而不是籠統地喊口號,向污染宣戰的態勢讓人精神振奮!”
  看點5

  解決好“三個1億人”問題,指引新型城鎮化發展之路
  城鎮化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報告對城鎮化的工作部署著墨頗多,政府將著重解決“三個1億人”問題——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革中央副主席劉家強認為,“三個1億人”的表述方式生動、實在地闡釋了今後一段時期城鎮化戰略的工作重點。解決好“三個1億人”的問題,再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的支持,“新型城鎮化之路就能走好”。
  看點6

  19個“讓”與1個“決不讓”,彰顯濃濃民生情懷
  讓全社會創造潛力充分釋放,讓公平正義得以彰顯,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小微企業、“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讓所有農村居民都能喝上乾凈的水;讓全體人民過上好日子;讓每一個身處困境者都能得到社會關愛和溫暖;讓翹首以盼的住房困難群眾早日遷入新居……我們要繼續向貧困宣戰,決不讓貧困代代相傳。
  細數報告里的19個“讓”與1個“決不讓”,字字關懷民生、句句振氣提神。
  施芝鴻表示,報告在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上竭誠儘力。從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到扶貧開發、安全生產等,報告關涉民生問題的工作部署,幾乎每項都有細化的承諾。例如,今年再解決60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今年新開工700萬套以上;等等。
  “新一屆政府堅持為市場鬆綁、為企業助力、為民生托底,註意使政府的各項工作成果惠及億萬百姓、惠及億萬家庭。” 施芝鴻說,這種執政為民、施政惠民、親民愛民的情懷令人感佩。
  鏈接:“兩會”觀察

  參政議政:巾幗不讓鬚眉
  “女性在參政議政方面的責任和能力不輸於男性,這麼多年來,我看到很多女性代表委員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做得非常出色。”全國政協委員、被稱為“敦煌女兒”的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說。如今年過七旬的樊錦詩,已擔任了五屆全國政協委員,感受頗深。她認為,女性有自己的優勢——細膩、執著。
  全國政協教育界別小組有4位女性委員,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是其中之一。她通過中外對比等視角,分析了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現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經過大量調研得出的結論、深入到位的對比分析,無不讓在場的各位委員折服。在她發言時,會場每個人都在認真聆聽或是思考。
  據記者觀察,女性委員的發言大多體現出性別特點,並得到廣泛認可和尊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鐘瑛也有同樣的感受:“我們小組裡的女性委員都是搶著發言,我們的發言很能引起大家的關註和討論,尤其我們社科界的女性在搞調研、做研究、寫報告等方面更有優勢,觀察問題更細膩,視角也很獨特。”
  女性與男性承擔同樣的工作壓力,在家庭中還有獨特的責任,但是,她們在參政議政上,巾幗不讓鬚眉,成績有目共睹。多年來,延遲高知和女性退休年齡,倡導女性創業小額貸款優惠,關愛女性預防乳腺癌、卵巢癌等引起公眾關註的提案、議案,多出自女性代表委員之手。
  一些委員也提到,現代社會中的男女責任與義務區別不大,因此應杜絕性別歧視與性別規定等。“新中國成立後女性地位得到提高,觀念上實現了男女平等,但理念往往比實踐超前,希望能給予女性更大的空間,更好地發揮‘半邊天’的作用。”鐘瑛表示。
(編輯:SN0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v58pvasx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